首页 资讯 正文

新县:特色产业红火 群众致富有方

体育正文 88 0

新县:特色产业红火 群众致富有方

新县:特色产业红火 群众致富有方

河南日报(hénánrìbào)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 王丽君 黄珊珊 产业兴旺,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(jīchǔ)和关键。 近年来,新县坚持(jiānchí)把产业(chǎnyè)发展摆在突出位置,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,让群众吃上了(le)“产业饭”、端牢了“致富碗”,老区焕发出了崭新活力。 “薯”光熠熠 激活乡村振兴新(xīn)动能 “我们既能通过流转(liúzhuǎn)土地拿租金,又能在家门口务工增收,这是实实在在的(de)好事!”新县陈店乡细吴社区红薯育苗基地内,张(zhāng)大姐一边手脚麻利地捆扎薯苗,一边笑着说。 基地(jīdì)负责人介绍,基地里精心培育的有“西瓜红”“济薯26”等优质(yōuzhì)红薯苗(miáo),亩产量可达4000斤至8000斤。目前(mùqián),已培育完成的红薯苗不仅满足了全乡种植需求,还为周边乡镇提供了大量优质种苗。 对于种植(zhòngzhí)户来说,最担心的(de)还是农产品滞销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陈店乡“双管齐下”,一方面激活电商“新(xīn)引擎”,积极搭上互联网“快车道”,拓宽农副产品销路;另一方面,主动牵线搭桥,推动(tuīdòng)15家种植大户与合作社签订订单(dìngdān)销售合作协议。“保底价+市场价”的收购模式,让乡亲们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 种植大户老陈攥着刚签订(qiāndìng)的收购协议,眼角(yǎnjiǎo)堆满笑意。“签了订单心里踏实,再不用担心销路了,就盼着今年红薯大丰收!”老陈说。 不单单是陈店(chéndiàn)乡,在新县箭厂河乡,红薯产业实现(shíxiàn)了从“田间”到“车间”的(de)华丽升级。依托得天独厚(détiāndúhòu)的自然条件,箭厂河乡竹林村的红薯粉条色泽透亮、口感绝佳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去年,竹林村红薯粉条加工厂收购周边(zhōubiān)种植户红薯24万斤,帮助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。 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红薯粉条,成了(le)村民增收致富的“金条条”,既充实了乡亲们的钱袋子,也点燃了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的新希望。 从现代化的育苗大棚到规模化的种植(zhòngzhí)基地,再到专业化的红薯粉条加工厂,新县的红薯产业正逐步构建起(qǐ)“科学育苗+规模种植+精深加工”的完整链条。小小的红薯成为群众的“幸福(xìngfú)薯”,为老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(zhùrù)源源不断的动力。 “果(guǒ)”香田园勾勒农旅融合新风景 5月27日,浒湾乡李寺村尚果汇农场(nóngchǎng)里,一株株火龙果树排列整齐,油亮的枝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(yìyìshēnghuī)。 2021年,浒湾乡李寺村紧扣“一村一品”产业布局,以火龙果种植为突破口(tūpòkǒu),引进新县尚果汇种(huìzhǒng)养殖家庭农场(nóngchǎng)。当年,首批(shǒupī)试种的10余亩火龙果,产量达2万斤,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注入了“强心剂”。 如今,尚果汇农场走出了一条“规模种植+产业延链+农旅融合”的(de)特色发展之路。农场精心打造的“火龙果生态采摘园”集特色产业、休闲观光、农耕(nónggēng)体验于(yú)一体。每到丰收时节,采摘园里热闹非凡,游客在(zài)这里沉浸式体验采摘的乐趣。 在(zài)(zài)新县,农旅融合的版图还在不断扩大。在八里畈镇,中科新园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同样亮眼:基地(jīdì)年产鲜果(xiānguǒ)300吨,开发出猕猴桃果香型白酒及果酒等(děng)高附加值产品,产值660万元。基地负责人刘盼表示,基地带动了周边120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,人均年增收2.6万元。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,新县便成了游客的热门“打卡地”。他们在这里摘果蔬、住民宿、品(pǐn)农家风味,尽情领略农旅(nónglǚ)融合发展的别样风采。火龙果、猕猴桃等特色(tèsè)鲜果产业,也在农旅融合的“化学反应(huàxuéfǎnyìng)”中,成为群众致富的“金果子”。 “油”润荒山(huāngshān)绘就绿色振兴新画卷 红薯“甜”、鲜果“香”,新县的油茶(yóuchá)产业也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了动人乐章。新县多山的地形和(hé)温润(wēnrùn)的气候,孕育出漫山遍野的油茶树,为新县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沃土。 “这油茶山就是一座绿色银行,等再过几个月,山上的油茶果又要丰收了。”5月27日,在(zài)周河乡五马(wǔmǎ)油茶产业园,负责人张小东说。 近年来,新县五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积极(jījí)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精心打造大别山五马油茶产业园,遵循(zūnxún)“基地+工厂(gōngchǎng)+产品+品牌”的科学发展模式,成功打响“西河良油”特色品牌,带动当地2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,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。 如今,周河乡油茶种植面积达10万亩,已成为新县山茶油生产的核心区域(qūyù),逐步构建起集育苗(yùmiáo)、种植、加工、产品(chǎnpǐn)、品牌等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。每到丰收季节,沉甸甸的油茶果挂满枝头,村民穿梭其中,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(xǐyuè)。 放眼新县(xīnxiàn),油茶产业(chǎnyè)发展势头强劲。去年,新县产油茶鲜果6万余吨,油茶籽1万余吨,油茶产业综合产值21.8亿元,成功(chénggōng)跻身全国纬度最高的油茶主产区行列。 产业兴,乡村旺。在新县,红薯(hóngshǔ)、鲜果、油茶等特色产业,成了新县乡村振兴的(de)“致富密码(mìmǎ)”,不仅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,更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。“未来,我们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,不断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,推动乡村产业迈向更高台阶,让(ràng)老区人民的日子(rìzi)越过越红火。”新县相关负责人说。
新县:特色产业红火 群众致富有方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