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“五铢”钱和斜纹纬锦

体育正文 165 0

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“五铢”钱和斜纹纬锦

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“五铢”钱和斜纹纬锦

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天(27日)发布的“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”中,中国—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发掘的蒙扎铁佩遗址,已完成(wánchéng)部分实验室考古工作。通过精细化发掘和出土文物应急保护,发现了一枚铜钱(tóngqián)带有(dàiyǒu)“五铢”二字,为中华文明强大的辐射(fúshè)影响力增添新实证(shízhèng)。

2024年9月,中乌联合考古队对(duì)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蒙扎铁佩遗址展开了(le)考古发掘,共发现6座墓葬、2处建筑(jiànzhù)基址,为保护好文物,将墓葬整体套箱提取进实验室。2025年1月,我国文保专家抵达乌兹别克斯坦,对2号(hào)墓葬展开了实验室精细化发掘和现场应急(yìngjí)保护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(zhòngdiǎn)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韩化蕊:对一个铜钱,还(hái)(hái)对一些铜镜现场进行了除锈,还有拼对粘接等等的(de)保护处理。然后发现有一枚铜钱上面有着“五铢”的文字。它这个“五铢”的铭文并不是十分规整,关于它的朝代问题,以及它是否是传入到乌兹别克斯坦境内(jìngnèi)的,还在进行研究当中。

另外,文保专家清理后发现,铜镜(tóngjìng)背面有中心钮,带有仿连(fǎnglián)弧纹,为汉式风格。

据介绍,本次实验室工作,共清理保护22件(套(tào))金属器、21件(套)纺织品残片、2件(套)木器和3组(zǔ)芦苇棺。其中,纺织品大部分为(wèi)服装构件,织物类型涵盖绢、缣、锦等,最令考古专家意外的,是锦的组织(zǔzhī)结构为斜纹纬锦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刘大玮:在唐代后期(hòuqī),斜纹纬锦是比较常见的(de)一种织物。通过我们(wǒmen)之前的调查,在蒙扎铁佩区域,在历史时期(shíqī)是没有养蚕缫丝的背景的。那这一片织物从何而来,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。

蒙扎铁佩遗址,位于中亚费尔干纳(fèiěrgànnà)盆地(péndì),西汉(xīhàn)张骞出使西域抵达的大宛国就在这一盆地,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路线,其中,北线与中线在费尔干纳盆地汇合(huìhé)。据介绍,中乌联合发掘的蒙扎铁佩几座墓葬,在年代上(shàng)大体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,这些考古新发现,显示出这一时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持续存在。

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“五铢”钱和斜纹纬锦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